杯弓蛇影 太陽能業不堪一擊
2014-08-19
記者張慧雯/特稿
一聽到「反傾銷」、「美國商務部」、「歐盟」,太陽能股就「先倒再說」,即便事後證明應為「誤傳」,但股價走勢已說明一切,台灣太陽能產業是如此不堪一擊!
誠如太陽能光電理事長洪傳獻所說,其實台灣太陽能產品是全球有名的,品質好、價格實惠,正所謂是「高性價比」產品,但美國竟然不顧自家要擴大太陽能發電設備的需求,也要對台灣太陽能產業進行制裁,說來說去,短視近利的,其實是台廠自己!
2012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產品掀起「反補貼、反傾銷」的雙反貿易壁壘,美國希望藉此撥亂反正,不要讓中國低劣產品在市場削價競爭,對整個產業來說,正是個重新洗牌的契機,更是台灣太陽能廠的大好機會。
只不過,中國太陽能大廠眼見台廠並未列入懲罰名單中,距離近、人親、土親,最重要的是「訂單大又能立刻下單」,台廠轉而變成中國太陽能產業的最大代工廠,但短視近利這一潦落去的結果,就是美國把台灣視為「幫凶」,2014年這次的中美新雙反案,美國連「幫凶」一起懲罰,台灣反傾銷案的稅率甚至判得比中國還高。
如果2012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開始採取抵制措施時,台灣太陽能接收這塊市場大餅,就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然而,那時沒趁機接手市場,還協助中國太陽能電池「偷渡」到美國,忽略常陷危機的結果,如今,台灣太陽能廠可說是「人財兩失」!
文中說美國要撥亂反正或許言過其實,其實不過就是兩個大國間的角力罷了,但中間過程的演變,正是本部落格自金融海嘯以來的觀點,這樣的狀況早就可以預見,有經濟史觀的人自然可以知道金融海嘯後的新美國應該會如何做,然而選對或選錯,考驗的就是公司領導人的智慧了,台灣選錯邊變成一種「普遍」的現象,可見這些年來對於中國崛起的洗腦有多成功,連這些大老闆也無法倖免。
台灣存在著跟著媒體的錯誤國際情勢隨波逐流的公司經理人們,而他們也自以為比我這樣的勞工階級或投機客來的更有國際觀,結果卻是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