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青紅燈〉國民黨選前最後王牌
依過去幾十年經驗,股市行情好壞與否,就是國民黨選舉勝敗的指標,股市好、國民黨必勝;股市低迷,國民黨必定大敗。
如果這個定律沒變,依台股目前這個鳥樣,國民黨今年也不用選啦!六都首長選舉,大概敗退到只能保有新北市及桃園市兩都,其他都得拱手讓在野黨拿走。
年底大選關係到後馬時代,黨內權力的分配,如果輸到脫褲子,國民黨內非馬系的人馬,不出來逼宮才怪,所以這場選舉輸不得,前幾天行政院通過元旦假期改成4天的方法,實在太LOW了,第二天就有民眾出來罵,想助選變幫倒忙,要救選情,只能用最傳統、也最有效的招式,就是拉股票,民眾股票有贏錢,才會感念執政黨,若是輸錢就會全怪政府。
昨天台股交成量萎縮到只剩620億元,創今年最低量,雖然國際股市氣氛不好,相對香港有「滬港通」,台灣是缺乏一個可讓人願意進場買股票的刺激方案,如今有人說廢掉證所稅大戶門檻,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策略。
說實在的,一年成交超過10億元就算大戶,實在是笑死人的標準,這等於每月只要賣出8300萬元的股票,以每月22個營業日計算,一天只要出售377萬元的股票,大概不到3張台積電(2330)的金額,就達到財政部的大戶標準。
依這種算法,台灣大概遍地都是大戶,把人人都當成大戶的證所稅,其實就是加稅,加稅自然造成投資人進場意願低落,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大戶條款與成交量萎縮有關是「牽拖」,這是嚴重背離民意與市場價值的傲慢表現,反正不見棺材不掉淚,國民黨選輸再來「牽拖」,該由誰負責。(紅布朗)
甚麼時候這種無腦的評論可以關一關呢?
有興趣的人自己可以去統計一下,從1997年開始的各大選舉,某整黨選贏或選輸,選前股市漲還是跌就知道了,
我給大家一個提示,這篇專欄講的還不是50比50的,從過去統計來看,跟他所說的剛好100%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