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樣的紀錄片,沒有中國官方的認可,是做不出來也無法發表的,其中一個多小時,看完之後我只有一個結論,這是一部非常符合中國官方期望的經典大作,從鋪梗到結論面面俱到...

如果是想要從紀錄片了解中國官方未來的經濟政策,直接看後半段就好了,因為在後半段紀錄片中,已經明確暗示將來的經濟改得應該要怎樣才是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而這也是整個紀錄片真正的重點,一個把環保議題當開場最後卻談到經濟,那重點就是經濟而不是環保。

一個經濟發展順遂的國家,是不會在經濟發展正順的時候去做一個足以撼動整個國家經濟型態的政策,這個道理不分民主還是專制,通通都一樣!所以今天中國政府這樣做,也絕對不是為了環保。環保議題固然重要,因為畢竟這樣的汙染確實影響了一般人的生活,但這對中國一點都不重要,還在針對紀錄片大談環保議題的鄉民們可以醒了,至於中國人看了生不生氣之類的就更不是重點了。

中國政府之所以要改變,原因只有一個,紀錄片已經告訴你了,就是資源的無效利用,比如說一個國家的經濟,每燒掉一公升的石油背後可以產生出多少的生產力與經濟效益,每進口一頓鋼材可以產生多少產值,而中國政府在大躍進的30年之後正式遇到了瓶頸,過剩的產能,產生的汙染與無效的生產已經推動不了GDP,換來的是一堆庫存、閒置廠房、鬼城等,這個國家再不轉型,如果還要持續用舊有的經濟發展方式蠻幹下去,等待他的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的金融風暴!

要避免這樣的經濟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更開放,讓他們的企業面臨競爭與淘汰,東西想賣去歐美,你生產出來就得符合歐美的規範,法令不斷修改與嚴格執行的過程中,辦隨著開放,企業也會成功的轉型,轉型成功的企業或能夠創造出新產品的新創公司,自然就會在這一波淘汰賽下生存,相對公司獲利也跟著提高來支應公司們的產能支出,否則中國要是一再陷入這種倒閉潮裡面瞎攪和,世界的進步可是不會等他,過個幾年他就被甩再後頭了,更不要講什麼超越美國的空話了!

從整個紀錄片來看,從環保議題影響大多數人的議題切入,更能成功獲取民意,畢竟談經濟改革都會有陣痛期,一旦訴諸改革,哪家公司哪個人想要成為被改革的對象呢?人的天性都是懶跟自私,沒有外部的刺激,誰想要勤奮的改變學習新的專長,有國家源源不絕的資源,哪怕是無效也好,反正爽的是老子,國家垮了他錢賺飽屁股拍拍去當美國人就好。中國的下崗工人又有多少是倚賴無效生產維持生計的?轉型對他們也是打擊,該怎麼辦呢?與其談論改革後的衝擊與一堆社會問題造成正反雙方各半來讓自己滯礙難行,不如用環保影響居民生活的方式來鋪梗,然後進行他們真正背後想要的經濟改革,不得不佩服,中國這個國家真的是把獨裁制度玩到了極致!但同時也由於獨裁的黑暗與不透明,才讓中國無法面臨經濟趨勢的自然調整,非得用下猛藥的方式,犧牲一部分人來讓另一部分的人好來達到轉型,或許這是這個制度下的悲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的頭像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沒有好球不出棒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