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跟自由時報是標準作多房地產的媒體,因此我寧願相信是這家的記者別有居心,而非真的蠢到這種地步。
100多年資本主義的歷史告訴我們,過渡的融資政策,是導致金融風暴的主因,每次的金融風暴,都是由於太多數以萬計的「小額呆帳」累積成大的。沒有資金炒作行情的推升,哪裡來的高房價?怎會是業者喊就有?還有,這個政府去年就是以房市榮景當選舉經濟政見的主軸不是嗎?那現在是在擔心什麼?
白癡金賤會出來講話了,不過笨蛋就是笨蛋,永遠只懂一半「房價真正過高的是在台北市和台北縣」,是嗎?20年硬體建設沒進步的新竹有資格有這種價值嗎?台中沒有過高嗎?「是不是現在利率太低了?不動產稅是不是太低了?」,這個政府很缺錢嗎?反正一直想要加稅,就乾脆編個藉口說稅太低?沒錯,利率太低,但關不動產稅啥事,因為利率低造成大量借貸,一旦景氣回溫或通澎開始,央行開始調升利率,這些借超過自己負擔的借款人怎麼辦?放貸的銀行又怎麼辦?「現在利率太低」,這種景氣FED調升利率八字還沒一撇,台灣敢先調嗎?想找死嗎?除非有非美國的國家能領頭稱起亞太區的景氣,不然怎麼調?彭總裁說要銀行不要借給投資客,才是真正看到問題吧,在那邊講這個講那個,只是顯示出這些官員的無能而已,連看問題都不會,怎麼解決問題?政府措施可以很多,但最有效的,最能決問題的,就是從銀行下手,問題是,背後有著希望房價繼續上漲的金主,以及沒有國際競爭力,只會官商勾結鑽狗洞的金融業,真的解決的了問題嗎?
最後,「營建業向來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產業」,東森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台灣五個最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就是媒體、金融、營建、觀光跟政府,你們是什麼水準,我會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