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號的報導:
鴻海搶進!照亮太陽能股 8檔早盤全亮燈漲停
繼巴菲特、Google之後,全球第一大電子電子代工廠鴻海 (2317) 也正式宣佈搶進太陽能產業領域,為太陽能「慘業」再添生力軍,不僅鴻海今天股價隨國安基金鳴槍,大漲逾5%,太陽能族群股價更是再度發紅光,早盤已有多達8檔亮燈漲停,族群大漲逾6%。
今天早盤曾亮燈漲停的太陽能族群,包括益通 (3452) 、昱晶 (3514) 、昇陽科 (3561) 、頂晶科 (3562) 、新日光 (3576) 、碩禾 (3691) 、太極 (4934) 、茂迪 (6244) 。
鴻海昨天晚間公告,將投資3000萬美元在江蘇阜寧,設立「富昱能源科技」,根據鴻海與阜寧、保利協鑫簽署的合作計畫,總投資額將達15億美元,約450億元新台幣,因此3000萬美元的投資,應只是初期,而鴻海搶進的領域,將包括太陽能電池以及鴻海擅長的相關零組件領域。
太陽能產業今年因產品售價「跌跌不休」,成為台股電子4大「慘」業之一,不過在產業最低迷之際,卻陸續傳出「大咖」加入投資,先是巴菲特,接著Google、鴻海都成為太陽能產業新投資者。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經透露,鴻海評估投入太陽能產業,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當太陽能無法再全部仰賴政府補助,真正進入「硬碰硬」的產業競爭之際,也是鴻海發揮管理、生產效率以及降低生產成本強項的時機,而鴻海選擇與大陸太陽能多晶矽龍頭保利協鑫合作,同時在江西、阜寧的投資,都搭配「太陽能電廠」的模式,鴻海並非僅銷售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廠發電的電力,也是投資的收益之一。
巴菲特對太陽能的投資,自由時報已經有專欄投書,我就不再多談,以下是GOOGLE的太陽能計畫:
另外,GOOGLE也有投資電廠,總結來說人家的投資獲利主要著力點並不在硬體的殺價競爭上面,製程、成本、大量生產並非是主軸,一味的擴充生產線的價格戰,人家是不玩的。
至於鴻海的成本管理,這幾年早已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上面,這裡已經談了好幾次了,這些年鴻海不斷併購一個一個錢坑公司,其結果也很「優異」的反應在現金流量表中,鎮瀾宮「燒錢」的速度恐怕都沒有它來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