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美牛後,台美是否就可以進入TIFA談判,恐怕未必。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今(6)日提出的「2012年貿易政策議程和2011年年度報告」,除了美國牛肉外,美國還將蔬果、稻米、穀物等農產品進口及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執行及政府採購列為台美間談判的重要議題。
台灣政府以不談美牛就難以處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但在貿易政策議程與年度報告裡,就美台貿易關係部分,美政府要的恐怕更多。美政府表示,2011年期間,美政府正努力提升美國出口到台灣的機會,包括工作層次的官員以TIFA程序就雙方的貿易投資進行談判。不過,由於台灣的衛生與檢疫措施,不管是基於科學與否,讓雙方高層就TIFA做進一步會晤,變得不可能。
對於萊克多巴胺,美國政府強調,這食物添加物可以改進餵食效率、增進肉類生產、降低廢棄物。萊克多巴胺獲得美國及許多國家的許可使用。台灣對於萊克多巴胺的限制將導致美國牛、豬肉出口到台灣中斷。
美國政府還批評,台灣未能採用國際對於農藥、肥料使用的最高檢出量標準,已經導致許多美國蔬果、穀物、果實出口台灣的困難。
美國政府將持續跟台灣討論WTO對於美國稻米進口的國家專屬配額議題。此外,對於智慧財產權執行及保護也是重要議題。對於政府採購部分,美政府也批評台灣的公共工程採購並不透明,造成美國廠商的爭取的困難。
2010-9-06 22:39 作者:倪世傑
■倪世傑
第一夫人周美青出訪加勒比海島國海地與多明尼加,拜訪當地的濟貧組織與貧童。海地是中華民國少數的邦交國,陳水扁與馬英九都去拜訪過,但外界對其理解除了貧窮還是貧窮,此外,愛滋病罹患率高達5.6%也是影響海地國力發展的一大障礙,今年元月12日,又爆發芮氏規模7.0的強烈地震,死亡人數高達23萬人,令這一個貧病交迫的國家,舉步更為艱辛。
長期依賴救援 摧毀農業
海地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2008年的全球糧價攀升期間於太子港爆發搶糧暴動。海地一直依賴國際糧食救援,以致於國內不大生產糧食作物,養成只要「等」就有得吃的惡性循環。所以當國際糧價攀升期間,可以想見糧食援助的量一定就變少了。變少並不表示沒有,太子港仍有相當數量的貨船運補糧食進來,但在同時,海地的民眾卻越來越分不到糧食,泥巴餅配鹽巴與乳馬琳(人造奶油),變成饑民不得不的廉價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海地真的缺糧,只要你有錢,餐廳裡有上好的麵包與海鮮,而許多援助的糧食,直接成批偷渡到隔壁的多明尼加販賣。
1980年代以來長期依賴國際糧食援助,摧毀了海地的傳統農業,山地也成為開墾資源,木材被製成木炭,使得山地整個光禿。除國際糧食援助,美國農產品傾銷,也是造成問題的一大主因。在1987年之前,海地國內生產的稻米仍能供應國內需求,但美國農業部補助下的美國稻米,現在竟佔海地民眾稻米年消費總量40萬公噸的4分之3。聯合國駐海地特別大使、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最近對海地缺乏稻米生產力公開致歉,因為在他總統任內(1992~2000),柯林頓政府施壓海地政府調降美國稻米進口關稅從35%到3%。但農業生產基礎已經摧毀,柯林頓的道歉為時已晚,也改變不了當前海地常維持在250萬饑民的現況。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大規模地震,來自全世界的大量救援物資湧入亟需協助的海地。圖為在海地的首都太子港,一名攝影師幫忙發放裝有食物的袋子,難民們蜂擁而上。(圖文╱路透)
都市人口激增 引發暴動
還記得那一位挺扁挺到願意赴海地投資製帽廠的三勝製帽董事長戴勝通嗎?三勝在2005年大陸廠的業績成長46%,大甲廠營運也不錯,卻因海地投資案失利而受害,2006年資遣大甲201名資深員工,土地廠房全遭查封拍賣。海地廠投資數額為2億新台幣,以傳統產業來說不可謂不大,卻因當地暴動停工歇業,連帶影響了這一家製帽大廠。
暴動的原因同樣與農業區域的破壞殆盡直接相關,1980年代後期在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的帶領下,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金融開發公司看中海地豐沛的廉價勞動力,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命運一樣接受了貸款條件清單,往工業化轉軌,農業也改轉經濟作物發展,像是咖啡以及芒果(乾)。工業化的發展以及糧食援助,讓稻米產區阿蒂博尼山谷(Artibonite Valley)瀕臨荒廢,大量農民到都會區找工作的結果,造成都市貧民窟激增,這也是2008年大地震來襲死傷人數為何激增的原因。
機械化農業 載舟覆舟
在地震發生後,海地農業與自然資源發展部開出一份食物援助應變計畫書,其中著重海地農業的機械化發展,希望各界能援助更多的農機、化肥與殺蟲劑。
農業機械化確實引人垂涎,具有提高產量、節省人力的效用。但當前海地的問題是人口流動不均衡的發展,城市人口過多,要如何吸引都市貧民回鄉耕種,其實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因為人口問題,農村其實有足夠的空間吸納這些人口,一旦採用機械化,農業吸納都市貧民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無論是化肥還是農機,前者需要尿素等化學原料,而且也大量仰賴美國進口,後者則是消耗石化能源,以及像是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大型機具製造商,兩者其實都身受當前國際能源、資源價格波動的影響。此外,拖拉機往往造成土壤流失的問題,非洲國家坦尚尼亞於1960年代曾使用拖拉機,但在1980年代就放棄使用了,就是因為土壤流失的問題。
海地是一個民主國家,但光是民選總統並沒有辦法帶給海地資本主義想像中的繁榮,過度的援助以及美國農產品傾銷,反而造成農業基礎的毀壞。也無怪乎墨西哥人會自嘲:我們離上帝太遠,卻離美國太近!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