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闆分享了『魔球』這一部作品,前些日子電影才撥過,就劇情來說,算是蠻有看頭的,但整體電影的呈現方式我覺得還有許多改進方式,不然真的不會讓人想去看大螢幕呢。
其實這一本書前年我就已經看過,他是美國知名財經作家Michael Lewis的著作,當時並沒有寫出我的心得,剛好趁前陣子大家熱烈討論之際,來寫寫我對這本書的感想,作者Michael Lewis是一個債劵交易員出身,他的作品就我的觀點來說,其實都算是相當有水準的著作。
我本身是一個棒球迷,同時也是yankee fans,但對於書中的故事,卻深深吸引我的目光。MLB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是一支小市場球隊,長期在MLB中的薪資排名也都處在後段班,比起最有錢的洋基,薪資差了三倍,也因此洋基隊於農場球員的培養也非其他球隊所能及,同時,棒球不比NBA,高順位的選秀不代表未來前途的保證,所以即使這些年年進季後賽,常常拿冠軍的球隊也可以透過選秀拿到優秀的球員,NBA是可以透過擺爛拿選秀來翻身,MLB可不是這樣玩。
運動家在有限的預算下,透過交易或自由市場補進來的球員,往往也不是一般人眼中的頂級貨色,但他們卻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次次的締造驚奇,其中的功臣,就是總經理Billy Beane,這位在高中被看好的球員,進大聯盟後並沒有打出名號,而且在年紀輕輕就退休轉為球探,他的驚奇在他擔任球隊的總經理後開始,他一改過去的選秀方式,推翻了傳統的方式,不再著重打點、打擊率、盜壘等東西,卻去重視所謂的上壘率、被三振率等等當時不受重視的冷門統計,甚至不要那些他覺得不成熟的高中生進入職棒,他所重視的數據早期被人認為是邪門歪道,如今卻成為一門顯學,在他接掌運動家的後,運動家成為季後賽常客。
他另一個厲害之處在於,他甚於利用他的統計數字挑到一些好用又便宜的球員,而他辛辛苦苦培育出的明星,卻在他生涯最璀璨的球季過後,即被端到談判桌上交易他認為有利的籌碼,這一點相比於洋基的總經理cashman過去所簽下的Jason Giambi、A.J. Burnett等在交出生涯最好成績後即與洋基簽下肥約,但表現每況愈下相比,他的獨到眼光確實讓人驚艷,套句股票術語Billy Beane是『買低賣高』,cashman擇是喜歡買在歷史天價然後一路套牢,而被他殺低的股票(Milkey Cabrera、Ian Kennedy),擇是在被他賣掉後大放異彩。
另外他極度重視選手的心性養成,訓練可以帶來的是選手身體素質的提升,但心性是重量訓練練不出來的,例如有的球員不會隨意揮大棒,許多明星跟巨星的差別就在這裡,職業運動有許多選手可以憑藉著過人的身體素質馳騁球場一兩季,但真正能夠縱橫球場10年以上的球星,心理的從層面必定有過人之處,絕不是肌肉比人大塊而已。他從不看球,以便於他在做球員交易決策時,可以不帶個人喜好的把它認為該買的球員買進,該賣出的球員賣掉,不受球場的氣氛干擾他的決策,就像一個老闆,不重視過程,看的是結果。
不要被情緒帶著走,追求效率不默守成規,客觀的數據重要性遠大於主觀的情緒,講的雖然是球隊,在透過一個財經作家的觀點,應用在金融交易中,才是常保不敗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