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林煜清完投價值何在

作者:小記  | 發表時間:2012/04/16 

林煜清14日對牛隊完投9局只失1分,而且飆出11次三振,如果這個投球內容,是2:1的結局,這個完投勝完美的沒話說,但這一戰象隊13:1大勝,完投變得有些「多餘」。

這場比賽6局上打完,象隊已經取得7:1的大幅領先,除非有什麼意外,否則林煜清的勝投不會消失,但象隊教練團沒讓他退場,一路投到最後。

如果是想把握難得機會,讓林煜清締造完投紀錄,那也無可厚非,但象隊的說法是,「我們投手不多」。

象隊真的沒投手?如果真怕6分領先優勢會花光,還有教練團最信任的李居冠,還有中繼勝投王官大元,葉丁仁撐個一局也沒問題,庫倫再差,也不至於在最後半局被打回12分。

林煜清一肩扛起,表示是自己想撐到最後,若真是如此,教練團更是不及格,什麼是戰術調度,還要再去多學學。

職棒之所以是職棒,關鍵在於分工精緻,不管是投手還是野手,都是專職的角色、責任,象隊本季打了這麼多場比賽,如果還找不到「勝利組」的投手調度模式,那今年也別想玩出好成績了。

這一戰不是低比數的比賽,已經拉開的戰局,在正常情況下,先發投手都應該有更多的喘息機會,提前下場休息,為下一次的先發預作準備、調節體力,但象隊卻反其道而行。

象隊讓捕手出手的陳瑞昌擔任投手教練,其實對職棒來說是一種諷刺,再這麼講究精緻、專業的領域中,少了一位投手出身的投手教練,怎麼看都不對勁。

陳瑞昌長期蹲捕,對投球技術或許有一套,但他不是投手,很難真正理解投手站在投手丘上、孤獨面對打者的心理戰力,調度模式就會經常讓人質疑。

林煜清還年輕,一場完投,不用多久時間就可以恢復體力,他的表現夠精采,但象隊對職棒的「尊重」,應該加把勁了。

 

 

我一段時間沒看中職了,應該說,其實也不怎麼想看了,從過去的龍迷、牛迷、到獅迷,直到現在,已經是徹底的失望,這樣講...應該透露出,我其實去年為止都還有在看職棒比賽。

相對於對職棒的感情,以在金融市場的操作來類比,還真是可以看成是一個永遠也醒不過來的散戶。

我沒看這場比賽,不過,中職的水準應該已經低到不用看比賽也可以評論。我偶而會看yahoo運動版的專欄,也看過小記所寫的,我並非他的忠實讀者,在運動版的專欄作家中,除非像籃球版的朱彥碩、裘必勝等可以看出文字中藏有感情(這樣講應該可以吧)的作者外,其他的我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也因此他過去對中職有什麼立場,我也完全不清楚,這次純粹是看到他的專欄跟球迷(或象迷)的反應有感而發。

前面屁了這麼多,純粹為了灌水,接下來來談正題。過去像林這樣的案例在MLB不是沒有,近年來更是少見,少見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作法會引來批評,大部分的專家幾乎都會矛頭一致的認為教練有問題,但對於台灣的球迷來說應該不適用,一個新人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投,不外乎完全比賽、無安打、完封,再不然就是,牛棚沒有人可以讓教練信任,認為他會在最後半局丟掉12分。左看右看都不是,那就是---教練的問題。

再過來看看小記的專欄下面有多少的批評,居然批他的人比較多,真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這並非針對哪隊球迷,也許台灣的象迷多,換做其他球隊,「看起來」就會讓人覺得比較少,但我必須說我的感想,有這樣「怎麼亂來都無所謂照樣挺下去的球迷」,縱容出這群跟不思改進的聯盟,也就見怪不怪了,我們的職棒賭博,一次比一次規模大,一次比一次層級高,這不是縱容出來的嗎?

看看紐約人怎麼批評他們的當家球星跟教練,看看美國的職業比賽,當主場被人一次又一次的打趴,他們主場的球迷怎麼對待『自己人』。

這樣的環境下,這個聯盟已經沒有救了。今年找了一個形象不錯的梁功斌擔任秘書長,我其實很懷疑是不是因為形象太壞,所以只想找個樣板?我也懷疑,他要改革,推的動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的頭像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沒有好球不出棒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