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來看看原物料大漲之後,經濟衰退的三部曲:

1.停滯性通膨:長期低利率所創造的資金大浪,將所有商品價格衝上浪頭,到處製造泡沫,引發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使可支配實質所得減少,消費緊縮,階段性通貨膨脹開始使經濟成長停滯,上升的利率使經濟停滯的現象雪上加霜。

2.停滯性通縮:高升的利率終於使過度炒作的商品價格大跌,停滯的經濟抑制商品的實質需求,投機泡沫與實值需求萎縮,終於導致商品價格崩盤,居高不下的CPI反轉,企業與民間預期價格下跌心理,使買盤更加縮手,連續性物價下跌與經濟的停滯,所謂停滯性通縮風險於是誕生。

3.衰退性通縮:景氣循環從高峰反轉,收縮期的末端大都以衰退呈現,衰退是經濟負成長的代名詞,若加上物價大跌的通縮因素,就形成了經濟學上最難處理的衰退性通縮,民間消費與民間投資縮手,股市崩跌信心瓦解,但景氣嚴冬也埋藏春天的種子。

再來看看近期各國股市的跌幅:

資料來源: Bloomberg  2012/03/06~2012/04/06

台灣來說,跌幅並不算重,之前有題過,台股不會獨強於全球,也不會獨弱於全球,所以,接下來若是景氣好轉,應也不會比這些國家強到哪,反之,如果開始衰退,那台股接下來的幅度應該算蠻可觀的。

前些日子吵的很兇的證所稅議題,被拿來跟當初郭婉容部長時期相比,不管這些財經大師,媒體朋友怎麼看,以我的觀點來說,那都是在轉移焦點。

應今年主管機關要求,各上市櫃公司紛紛在3/30前公布去年財報,除少數公司外,幾乎都慘不忍睹。而台灣站GDP60%的民間消費,也將在未來面臨油電雙漲的挑戰,對照目前台灣的低利率政策,停滯性通彭似乎已經無可避免,而這種由供給面帶動的通澎,以目前的政策繼續走下去幾乎無藥可醫,只剩衰退這一帖良藥了,至於每個階段要走多久,只能取決於去槓桿化的程度。

而眾人所期盼,卻不曾實現過的帶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個火車頭--中國,從最新公布的GDP報告,已經準備邁向另一種經濟型態,轉型過程必定會有動盪,期待平靜無波,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最新公布的財報從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來看,許多中國公司面臨跟台灣一樣的問題。在現金減少的年代,未來有現金的人才是贏家,這個觀點放在個人亦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的頭像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沒有好球不出棒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