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不穩房市 怕淪為西班牙
- 2012-06-22 02:04
- 工商時報
- 【藍鈞達】
昨天央行理事會後的記者會,央行提供10頁的「「有關央行肩負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的法定職責Q&A」,主要便在說明,房價亂飆恐成為影響金融穩定的危機,宣示央行管控房市的正當性。
針對外界認為央行對房價管過頭,央行更洋洋灑灑列出「三個大哉問」回應外界質疑,首先便明指西班牙等國,過去放任有害市場的金融創新,且銀行對房地產市場曝險過高,造成房價崩跌時銀行資產品質惡化,導致金融體系無法運作。
其次,央行強調IMF等實證研究,都認為低利和房價沒有必然關聯性,尤其包括澳洲、紐西蘭或英國等利率都比美國高,但房價漲幅卻更高,強調房價飆高是金融創新和房貸授信審理不實的問題,要低利環境一肩承擔可能過於偏頗。
央行的答覆全環繞在央行無意打房,而是央行擔心銀行曝險過高,危及金融穩定。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美國次貸風暴和最近愛爾蘭、西班牙出現的危機,都是因為放任有害的金融創新、對房貸疏於管制,使銀行業對房地產曝險過高;當房價崩跌時,銀行資產品質惡化,銀行業受創後無法正常放款,進而衝擊實體經濟。一旦失業率攀高、民眾付不出房貸、房屋被法拍,最後就會陷入金融不穩定與經濟不穩定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
至於外界指責是央行低利率政策導致房價過高的主因,央行更是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實證研究,指出近10年來低利率與房價暴漲,兩者間沒有必然的關聯性,例如:澳洲、紐西蘭及英國利率都比美國高,房價漲幅卻比美國大。彭淮南還引述IMF及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說法表示,近10年歐美國家房價飆漲的主因為過度金融創新、房貸授信審理不實而非低利率,為央行的貨幣政策辯護。
屁放玩了,可以降息了沒?搞了這麼大動作,只不過是在為降息鋪梗。
首先,不要拿西班牙來射飛鏢,我們其實做的也沒人家好,這個未來幾年會驗證。
另外,低利率並非造成房價大漲的元兇,這在金融海嘯時期就有人提過,這號人物,正是經濟獎的大師克魯曼,當時他就以加拿大的例子來探討。問題是,美國07年降息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甚至到4以上,加拿大利率是跟著美國走,他在美國旁邊,經濟受美國影響比我們更深,因此採用亦步亦趨的利率政策,很正常吧。更不要提加拿大政府對金融監管的嚴謹度,以台灣這樣的監理水準,要跟人家玩利率政策,有那個本錢嗎?
網路泡沫過後景氣回升,彭8A存款利率最高也只到2點多,07年爆掉前,我們採用比照美國升息減半的政策,又怎麼解釋呢?
再說,人家加拿大可沒我們的一千零一招:「強力阻升新台幣刺激出口」,為了阻升多印出來的這麼多鈔票,搭配低利率的「完美炒房政策」,居然可以在放屁的過程中推的一乾二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