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7.12 01:50 am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日前發表了「2012世界投資報告」,台灣2011年的外資流入量竟然是以「淨流出」20億美元的成績,在211個經濟體中僅僅領先了安哥拉,引發媒體「連北韓都不如」的批評。對於近來在各種國際評比中獲得不少佳績的台灣而言,這種成績可說是被賞了一記耳光,讓經常自我感覺良好的政府頓時暈頭轉向。
在毫無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外資構成當年台灣固定投資一成左右的力量,特別是電子業的基礎完全來自於外資。
簡單來說,外資對台灣逐漸失去興趣的原因有三:其一,是面對中國大陸這個超級吸引機的競爭,取代了台灣對外資的功能;其二,是當前世界各國對能源和資源的奪取激烈,台灣毫無條件去競逐這種外資來源;其三,是除了必要的管制外,各國年年都在積極開放對外資的管制,在這方面,台灣卻是個相對落後的競爭者,包括自由貿易協定的嚴重缺乏。
既然已經有人罵了,而且還是最挺政府的聯合報系,那文中批評的話語也不用再貼出來了。
站在一個投機客的角度,我維持一貫的立場,資金會自己找出口,我們也許該檢討,為什麼我們不是那個出口?
為何這個國家,資金逃的最快,也最不願意進來?
過去電子業的基礎來自外資,憑著是什麼?
作為一個市場投機者,我只能說,要小心接下來的風險。
但站在經濟競爭力的角度看,下一個榮景,台灣應該是已經跟不上了,在地上趴個幾年,等待下一個泡沫再破,這時候可能才有機會吧。
至於下一個泡沫什麼時候要破?算了吧...還沒開始吹呢...會不會想太遠。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