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本:10

每股淨值:42.35

產品: 監視防盜系統

董事長:陳世忠

總經理:田正平

首先,這是一家不向股東伸手要錢公司。

營收季增有上升,YOY轉為負數,營收成長動能並不強。

從3大獲利指標來看,毛利與營利率從2009Q4以來已經連三季攀升。

業外收支佔盈餘比重低

 

每股營業利益=營業淨利/股本

2010年還沒過完,以年計算,到09年為止,每股營業利益及淨利都到了歷史低點,會不會繼續衰退有待觀察。以季來看連續兩季上揚,是否已經過低點是未來觀察重點。

這樣的負債比,看了會流口水...

短期償債能力非常好。

超級低的長期投資比例,好到不能再好。

進入金融風暴的那兩年,營收獲利大幅下滑,應收款跟存貨佔總資產比不但沒增加,而且還大幅下降,此公司控管財物的能力堪稱一流,對景氣的掌握相當好。

五大盈餘指標:

從第二季開始,5大指標中有3個呈現正向,第三季更好,全部呈現正向,盈餘品質相當好。

以年報來看,ROE到去年持續下滑,以季報來看ROE已經止跌連兩季上升,純益率跟總資產報酬率皆上揚,且觀察毛利指標已連兩季呈現正向,成長看來是真的。是否曇花一現應該後續觀察。

ROE = 本期稅後淨利 / 前期股東權益總額

稅後純益率=本期淨利率=(稅後純益/ 營業收入淨額)

總資產週轉率 =營收/平均總資產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

自由現金流量每年均為正數,營運活動現金佔稅後純益比非常高。

平均銷貨天數=90/存貨周轉率

平均收現天數=90/應收帳款周轉率

平均付款天數=90/應付帳款周轉率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CCC天數)=平均銷貨天數+平均收現天數-平均付款天數

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存貨

應收帳款周轉率=營業收入/應收款項

應付帳款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應付帳款

小結:整體公司的營運品質相當不錯,疑慮就是未來是否有快速成長的動能,該公司的市場大致以歐美為主,是故金融海嘯以來歐美地區的慢速復甦確實影響了公司營運。這是一家好公司,但其產業的技術門檻替代性如何,是不是夕陽工業?未來營運成長又是如何?關係到是不是好的產業及股價

 

附錄:

1)存貨指標

存貨指標 = 存貨增加率 - 營業收入增加率

存貨增加率 = (本期存貨 - 前兩期存貨平均) /前兩期存貨平均

營業收入增加率 = (本期營業收人 - 前兩期營業收人平均) /前兩期業收入平均

存貨指標 >0

(存貨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企業之存貨控管失當或市場需求減弱。則對盈餘品質而言,此為負向警訊。

當存貨指標連續幾期都>0,且持續擴大,則常常是產業景氣轉差,或企業競爭力下降之前兆,此時,若同時出現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產生負數,與會計盈餘產生明顯落差,更應對其它盈餘指標進行密集同時追蹤,以提前了解企業未來營運可能之變化。

(部份行業的存貨在期末必須依最新市價評價,若進貨成本太高,或是產品市價下跌,對高存貨公司都是一種警訊。)

存貨指標

(存貨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盈餘品質良好。

 

2)應收帳款指標

應收帳款指標 = 應收帳款增加率 - 營業收收人增加率

應收帳款增加率 = (本期應收帳款 - 前兩期應收帳款平均) /前兩期應收帳款平均

營業收入增加率 = (本期營業收入 - 前兩期營業收入乎均) /前兩期營業收人平均

應收帳款指標 > 0

應收帳款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其應收帳款催收轉惡,或本身產品競爭力下降,以致賒帳促銷比例提高,更甚者可能是下游產業市場需求減弱,對盈餘品質而言,為負向警訊。

(應收帳款及存貨之增加都是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之減項,若兩項指標同時出現連續多期大於零的情況,通常不僅代表企業盈餘品質不佳,往往也是產業景氣轉差或企業競爭力不足之寫照。應收帳款增加率過高,同時也代表營運現金週轉天數拉長,企業資金運用之效率轉差,若無法得到適當控管,接下來便可能演變成財務結構轉差、企業盈餘下滑之惡性循環。)

應收帳款指標

應收帳款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盈餘品質良好。

 

3)營業毛利指標

營業毛利指標 = 營業收入增加率 - 營業毛利增加率

營業毛利增加率 (本期營業毛利一前兩期營業毛利平均)/前兩期營業毛利平均

營業收入增加率 (本期營業收入一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

營業毛利指標 > 0

營業收入增加率>營業毛利增加率

營業毛利指標連續>零,則表示本業利潤率及競爭力正下降中。

當營業毛利指標連續幾期>0,且持續擴大,常常是本業景氣轉差·原物料成本失控,或企業競爭力下降之直接反應。

(毛利指標若只是短期下降,而公司ROE及總資產週轉率能同時向上提升,則可能是企業運用低單價策略掠奪市場的結果,此時不應以負向視之。因此,觀察指標趨勢及相關財務數字之變化,方能完整解讀此指標之意涵。)

營業毛利指標

營業收入增加率營業毛利增加率

本業獲利能力隨營業收入增加而轉佳,往往是產業景氣好轉或公司產品競爭力提升之象徵,為正向反應。

 

4)管銷費用指標

銷管費用指標 = 管銷費用增加率 - 營業收人增加率

管銷費用增加率 = (本期管銷費用一前兩期管銷費用平均)/前兩期管銷費用平均

營業收入增加率 = (本期營業收入一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

管銷費用指標 >0

管銷費用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企業體內部管銷費用控制失當、資源浪費或人力生產效率不足,為負向反應。

(當銷管費用指標連續幾期都大於零,且持續擴大,代表公司本業營業利益率正惡化中、公司內部管理競爭力正走下坡,亦為企業競爭力下降之直接反應。)

管銷費用指標

管銷費用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表示內部管理效率轉佳。

 

5)備抵壞帳指標

備抵壞帳指標 = 應收帳款增加率 - 備抵壞帳增加率

備抵壞帳增加率 = (本期備抵壞帳 - 前兩期備抵壞帳平均)/前兩期備抵壞帳平均

應收帳款增加率 = (本期應收帳款 - 前兩期應收帳款平均)/前兩期應收帳款平均

備抵壞帳指標 >0

(應收帳款增加率>備抵壞帳增加率)

表示企業體壞帳金額提列不足,有裝飾會計鹽餘之嫌,為負向反應。

備抵壞帳指標

(應收帳款增加率備抵壞帳增加率)

正向反應

 

6)研究發展指標

研究發展指標 = 同業研究發費用增加率 - 企業本身研發費用增加率

研發費用增加率 = (本期研發費用一前兩期研發費用平均)/前兩期研發費用平均

研究發展指標>0

(企業體本身研究發展費用增加率同業水準)

企業體研發能力不足,短期雖有利會計盈餘,長期卻可能喪失公司競爭力。

研究發展指標

(企業體本身研究發展費用增加率>同業水準)

正向

 

7)員工生產力指標

員工生產力指標 = (前期每位員工營收 - 本期每位員工營收) /前期每位員工營收

員工生產力指標 > 0

負向反應

員工生產力指標

正向反應

 

8)應付帳款指標

應付帳款指標 = 應付帳款增加率 - 營業收入增加率

應付帳款增加率 (本期應付帳款 - 前兩期應付帳款平均) /前兩期應付帳款平均

營業收入增加率 (本期營業收入 - 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 /前兩期營業收入平均

應付帳款指標 > 0

(應付帳款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可能有兩種可能:第一,對營運正常的公司而言,表示其進貨的議價能力提高。第二,對營運惡化,財務結構轉差的公司而言,持續產生此種情況,可能是財務出現危機前的警訊。

(若公司來自營運活動現金流量持續為負數,且公司財務結構迅速惡化中的公司,若應付帳款指標呈現急速擴大,則可能是即將爆發財務危機的先兆。)

應付帳款指標

(應付帳款增加率營業收入增加率)

正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的頭像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沒有好球不出棒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