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
| ||
往年一向在8月31日公布合併半年報的鴻海,昨天提前公告。第二季合併營收7,859 億元,比第一季增加7.77%;其中備受法人關注的第二季合併毛利率7.28%,比第一季微幅增加0.04個百分點。法人對此財報以中性看待,合乎預期。 不過,鴻海第二季稅後純益129.6億元,卻比第一季下滑9.84%,季每股稅後純益僅1.09元。受到群創、奇美電、富士康等子公司表現不佳,鴻海第二季認列少數股權業外虧損1.925 億元,比第一季獲利1.4375 億元「由正轉負」。 鴻海主管昨天解釋,鴻海第二季營收、毛利率都較第一季成長,只有稅後純益是下滑。主要是鴻海提列未分配盈餘稅,造成第二季所得稅高達79.04億元,比第一季25.82億元大增,屬一次性認列。 鴻海上半年合併營收1.5151兆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6.43%;但稅後純益273.35億元,卻較去年同期縮水18.58%,每股稅後純益僅2.58元,不如去年同期的3.27元。 鴻海近期淪為外資提款機,股價直直落,昨天收在平盤價64.2元,過去一個半月來已跌掉三分之一。
營運活動現金流量占淨利比重低,甚至是負數,這個不改善,每年財報做出來就會有一大堆的非現金帳盈餘,進而影響配息率,保留盈餘比重的提高,所得稅自然繳的多,這又再度造成現金流出,公司無法創造現金進帳,可不是一次性認列就可以解決,以後會「常常認列」也說不定呢。 林北已經寫得很保守了,看看自由現金流量長年為負數的公司,最後會是什麼下場。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