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拓墣產業研究所

從IBM把筆電部門賣給聯想開始,美國的科技業就悄悄的展開了一場產業轉型的大工程,過去我們都知道IBM是電腦業的巨擘,當他出售筆電部門時,在市場引起的很大的震撼,甚至不看好這家公司的未來,事隔多年,我們回過來看看IBM在美國市場的獲利跟股價,不得不佩服當初這個決定的真知灼見。

最近媒體吵得最凶的大新聞,莫過於HP準備賣掉PC部門的大事件了,正當媒體開始點名誰準備當下一個潘仔,喔...不,是誰準備接手HP成為世界第一大的時候,我們是否該回過頭來思考一下,當初steve jobs把「computer」輕輕抹去的動作,所代表的意義在哪裡?當然...最近被點名的衰鬼,喔...不,是接手的未來之星很多,但是,接下這個毛利極低的東西,持續殺到血流成河,只要最後成為寡佔中的龍頭產業,到時毛利自然就不會這麼難看,這樣的想法,在電子產業中真的是正確的思維嗎?是否我們的雙A品牌,也應該把電腦兩個字拿掉呢?

我2004年進到職場,從事的工作一直脫離不了多媒體通訊相關的產業,所圍繞的東西,不外乎都是數位家庭的概念,看到這張圖,我們該思考的東西是什麼?沒錯,這跟台灣廠商們當初設想的架構,有了很大的差別,過去從事所謂數位家庭的公司們的產品導向,所圍繞的是以PC來當作核心,電腦就是整個數位家庭的大腦,後來慢慢演變到其他的多點裝置,然後我們要想一個架構,把這些裝置聯合起來,於是...有了UPNP規格的問世,但一直都沒辦法成為主流,因為大家都以PC的思維來做事,在這樣的架構下,想辦法在其他的東西,例如DVD,SET TOP BOX將他PC思維的操作介面簡單化,然後在一個人類還是嫌麻煩的規格下,把他們連起來,然後...把他們搞的更服雜,台廠所講的創新,是一個完全跳脫不出PC思考的創新。

人類發明了電腦,希望電腦來當我們的好僕人,可是...往往很多時候,我們卻被這個僕人氣的半死,他容易中毒,會當機,文書介面功能越多越複雜,安裝個軟體也不知道怎麼用,影音的軟體功能越多,操作介面越複雜,換零件需要支解的時候又很麻煩,正ㄇㄟ們需要好心的阿宅或男友的幫忙,才能解決他們電腦上的問題,於是...聰明的人類開始想了一大堆的方法,讓我們的PC簡單化,例如備份軟體GHOST,免除了中毒重灌的煩惱,軟體工程師們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做『讓PC變成我們的僕人』這件事,有人想過,這個複雜的東西,其實也不是我們的必需品這件事嗎?

在後PC時代的架構下,PC不再是家庭中的必需品,隨著投影與觸控技術的發展,鍵盤與滑鼠可以虛擬化,甚至不再是良好的輸入裝置,TFT-LCD也可能不再是好的輸出設備,雲端運算取代電腦運算,更讓過去追求快速CPU,容量夠大的DRAM,才能跑的動大量華麗超炫的軟體的電腦使用者有了新的選擇,一台不需要執行運算太快的機器,可以省下什麼?沒錯...那些做散熱模組跟機殼的廠商可能首當其衝,行之已久的SOC更是早被應用在電子產業中,被動元件的需求也可能會大減,再來連接器,組裝代工,這是一條食物鏈,反過來看看台灣的電子產業中,還真是已經佈滿了隨處可見的地雷,準備在未來的產業淘汰賽中隨時引爆。

最近宏碁公佈了第二季的獲利,簡單講就是PC成長動能不再,他們以過去的模式背了很多的存貨,卻沒想到達不到他們想要的需求,WINTEL的方程式已經快要踏入零成長了,但看最近一期的商週,前宏碁董事長施振榮的訪談內容,依然跳不出尋求再PC平台上創新的思維,對照他們近期營運策酪的調整,我認為他們看到了問題,卻還未找到解決的方法,台灣的品牌大廠尚且如此,電子業恐怕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的頭像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沒有好球不出棒

    不左不右的投機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