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經落底了嗎?看來是還沒,嘗試假日發個廢文,包含財經前輩們的見解及我自己的看法,觀察未來總經落底的可能徵兆:
1.美國需出現領頭羊,例如過去的FAMNG等,領頭羊角色可能換人當
2.中國至少一季以上央行不應該再有動作,包含降準降息或QE
這一波空頭的震央,四年內兩度爆發危機的「厲害了,我的國」就算爆發金融風暴,規模也大不過07年的次貸跟11年的歐債,越是規模越慘烈的空頭,可以判斷的指標越多,越是容易從容出場迴避,但相較於已開發國家,甚至是台灣,「厲害了,我的國」的官方經濟指標幾乎沒有參考價值,看官方的實際應對反而參考性較高,也因此我一直看到官方降準4碼,才確認真的hold不住了,比崩盤的那天早不到一週,實際上已經比程度高於我的(我自認為)一些前輩們晚了許多,當然有人會問,靠北阿,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誰有閒整天泡在網路上看什麼財經新聞,確實,林北也是天天10點後下班,誰有空注意這些消息,那我只能說,這是人品的問題了,這幾年我多了不少財經咖的fb好友,很多素未謀面,甚至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如果你在FB關注了一拖拉庫的財經訊息,卻在崩盤前「從來沒有」看到過中國降準4碼的消息,那只好自己去檢視看你的財經視野能不能給你一些幫助,是不是該砍一些沒什麼營養的財經咖好友,這個我幫不了你。走筆至此,我又砍了兩個!
3.要不然就是台灣主要指標不變的狀況下市值貨幣比快速跌到1.8以下,搭配上述一個不要再惡化
4.再不然就是貿易戰火下,從「厲害了,我的國」逃難的資金進駐,讓台灣貨幣供給快速上升,畢竟美國消費需求就是擺在那裡,根據資金會自己去尋找最有效的出口這個鐵則,製造業資金會去尋找能夠賺到錢的出口,台日韓等三國對於需要低階工作職缺的吸引力遜於東南亞國家,但對於高階職缺的缺口而言,這些國家的人力素質是完全補的上的,甚至還更高。此時需要注意的就是用電的需求了,畢竟在世界工廠崩塌之前,台灣依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來穩住GDP,未來應該比較不可能用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經濟成長了,既然如此,電力需求不能再仰賴國外,不是只是現階段夠就好,還要能維持電源供應一定的成長比例,這也是資金會不會真的進駐台灣的關鍵之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