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有兩派看法,一則認為巴西、泰國和中國及澳洲央行均宣布降息,而且總統大選在即,明年經濟成長率保4%不易,在選情告急下,央行可能用降息賺執政黨選票,預估降息半碼。
而另一派則認為,雖然10月份貨幣供給額M1B向下穿過M2形成死亡交叉,代表市場資金退潮。不過若從總量來看,M1B餘額仍有11.5兆餘元,市場資金仍相當充沛,央行也持每月都發行1000億元存單回收市場浮濫資金。大和證就指出,國情不同,目前台灣沒有通膨壓力,而央行降息對刺激民間投資的效果有限,月底仍應會維持利率不變。
行政院主計公布的11月台灣消費者物價(CPI)年增率1.01%,創下近13個月新低,而這個通膨率也遠低於南韓的4.2%,顯示台灣物價溫和上漲已無通膨壓力。在亞洲國家中,和台灣在科技產品競爭最激烈的南韓目前仍維持利率不動。
大和證認為,台灣的企金利率已經是歷史低點,投資意願不能僅靠降息。預估此波歐債造成台灣出口減緩情況,到明年一至二季就會落底。
美林證則認為,總統大選的三組後選人都認同目前的公用費率相對偏低,未來可以調整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在此共識下,水電等公共費率調漲恐將影響明年的物價,這也會進一步限縮央行的降息空間。
以台灣目前的利率水準跟其他國家相較,其實沒有多少政策空間可用,不然以第三季的GDP季增率來看幾乎已經使幾個主要經濟體中最慘的狀況來看,其實早就該降了。
已經全球最低的長債殖利率,還能造成多少融資成本壓低的好處?也難怪我們的金融業必須高度管制,因為一打就死,製造業在借貸成本相對其他國家低廉的狀況下,還是只能繳出這樣的成績,降息真的有其意義嗎?
我保證台灣的央行在將來一定會降息,但復甦將不是因這些降息所帶來的作用。
最後要吐一下,美國FED利率的升降參考核心CPI及PPI,對其利率政策的重要性高於CPI很多,美林認為台灣比較不一樣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