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泡沫破裂?外國央行過去4週減持金額創新高
精實新聞 2012-01-02 11:32:26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僅有1.88%,表面上看來市場上對美國公債的需求相當強勁。不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上週五(12月30日)的報導,美國聯準會(FED)公佈的資料顯示,過去四週外國央行合計減持69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打破2011年9月所創下的560億美元4週減持舊紀錄。
RBS證券策略分析師John Briggs指出,自從美國聯準會(FED)執行的4,000億美元「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公債買賣活動(買進長債、出脫短債)、將殖利率壓低至超低水準以來,外國央行就不太想碰這些殖利率不到2%的10年債。美國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在2011年9月21日宣佈推出一項新的公債買賣計劃,預計在2012年6月底以前將買進4千億美元的6-30年期公債並同時出脫4千億美元的3年(含)以下到期公債。
要不是日本政府2011年積極進場干預匯市(所取得的美元大多用來買美債),外國央行減持美債的金額可能會比上述額度更高。日本財務省2011年12月30日公佈,日本政府累計2011年1-12月期間干預匯率的金額規模達14兆2,970億日圓,僅次於2003年的20兆4,250億日圓、2004年的14兆8,314億日圓,創1991年開始進行統計以來史上第3高紀錄。
華爾街日報部落格報導,根據避險基金研究諮詢公司Aksia所做的調查,125位受訪基金經理人(合計管理逾8千億美元資產)認為包括「美國公債」、「中國大陸」、「黃金」、「社群媒體」、「商品」在內等產品/企業/投資市場都可能成為下一個泡沫。
投資大師麥嘉華(Marc Faber)2011年8月9日告訴CNBC電視台,美國公債被高估(殖利率遲早會上揚),目前的價位堪稱是「世紀最佳放空目標」。
如何察覺投資人開始對美國長債心生疑慮(感到不安)?可以觀察美國10年期、30年期公債殖利率價差(2011年12月30日報101個基點)!Thomson Reuters指出,歷史最高水準出現在2010年11月(160個基點)。
由高盛(Goldman Sach)、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等14家重量級金融界代表所組成的美國財政部借款諮詢委員會(Treasury Borrowing Advisory Committee;TBAC)在2011年8月在向財政部做簡報時提出警告,表示「儲備貨幣(Reserve Currency)」的概念應該是架構在堅強的基本面,而不是爛中選好(best among poor choices)。根據TBAC的第35頁投影片資料,對美元來說,當前國際金融沒有其他儲備貨幣選項(所以大家只能選擇美元)僅是「空洞的勝利」。
資金外流是現階段新興市場所遭遇的問題,而持有美債最多的,也就是這些新興市場,貨幣的暴漲暴貶,對於國家實體經濟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於是這些外匯存底就被拿來當作調控的籌碼。
我一直堅持我過去自己所說的,資金會做最有效的運用,找尋報酬率最高的地方跑。FED的OT操作目的就是為了以長天期公債換短天期公債,並且把利率壓低,接下來利息一但調高,對美國政府也不再有籌資的問題,市場上有FED這個大投顧搶標,現階段標的到高利率的美國公債才有鬼呢。
一但OT操作結束,FED達到他想要的戰果,這時候美債泡不泡沫關他鳥事,人家本來就非以營利為目的,而是配合演出而已,台灣的投顧就是坑散戶賺錢的,難到掛一個FED的mark就會比較不一樣嗎?只是散戶的對象換一換而已嘛。
至於「儲備貨幣的概念應該是架構在堅強的基本面,而不是爛中選好」,正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今天這個局面是大家心甘情願,你又要怨誰呢?央行可以不買阿。
「美國公債」、「中國大陸」、「黃金」、「社群媒體」、「商品」等是不是泡沫?有的早就已經破了,只是還沒危及到金融體系而已,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人又不是來街上玩的。
經常帳逆差-->資金外流-->金融帳逆差-->資金加速外流-->貨幣貶值,新興市場本身又沒有新的泡沫可以吹,外資不會沒事傻到拿金融帳故意跟你經常賬對作,一定是順勢而為,既然如此,要打斷上面那條食物鏈,那就是拿外匯存底來換,美債泡沫,致少也要演到FED始亂終棄之後再說,現在是球員兼裁判,正準備關門放狗,台灣還在陪人家打假球。